

集贤矿:提升“五个标准” 筑牢安全发展根基
集贤矿
提升“五个标准” 筑牢安全发展根基
集贤矿紧紧围绕安全高效矿井建设,持续秉承“夯基础、上标准”总基调,聚焦“五项举措”,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,筑牢安全发展根基。
聚焦“三个规范”,全面提升施工标准。规范工程标准。该矿严格按正规循环组织施工,制定正规循环规划和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及要求,实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,每班都对现场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价,实现动态达标。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,不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,强化作业规程的设计、审批、执行、验收和考核。统一制定工作标准,施工单位必须按标准进行施工,监管部门按标准进行验收和考核,标准统一,防止“重生产任务、轻工程质量”而导致重复返工浪费现象的发生。规范作业标准。细化劳动组织、明确岗位责任、合理安排工序衔接,制定正规循环标准。带班负责人进入现场认真执行干部“首入制”,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,结合现场实际开展二次班前,做好自保互保联保,相互监督作业流程,确保安全生产。在工作中自觉上标准岗、干标准活、出标准果。规范行为标准。在提升从业人员行为素质养成方面,坚持以“抓教育、强培训、提素质、保安全”为主线,分别采取班前与班后、井上与井下、课堂与现场等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,定期集中开展安全课堂、安全警示教育、安全隐患曝光等活动,引导职工自觉养成按规程施工、按标准作业的良好习惯。
聚焦“三个统一”,全面提升现场标准。统一物料管理。该矿全井各施工地点从设备安装到物料码放,全部实施定制化管理。各区域配电设备点、各队组物料存放点、工机具存放点,全部按照统一标准、上台上架、物见本色进行管理。设备安装以及锚杆、锚索等材料进行编码标识,明确标识材料类别、数量、责任人。统一管线铺设。井下各大巷、采掘各巷道、硐室内的各类照明、高低压电缆、监测线、风筒的吊挂高度及挂钩等,统一做到悬挂整齐和垂度一致,全部上齐反光安全警示标识。统一皮带标准。分别对全矿井下13条运输皮带进行调平调直,重点对皮带开关、变电站、变频器、四通盒、语音信号机、三通盒、绞车、照明灯进行了达标。目前,井下13条运输皮带语音通讯系统均完备,各种保护装置齐全,全面提升了运转环境和安全系数。
聚焦“三个必须”,全面提升环境标准。作业环境必须净化。坚持把为职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作为标准化工作方向,保证职工在安全条件下作业。每个采掘作业地点定期安排专人对巷道卫生进行打扫,做到作业地点无杂物、无积水,行走路线始终保持净化状态。沿途环境必须亮化。相继对入井走廊、职工宿舍、班中餐房等地点重新进行修缮。在井下大巷、各硐室及采区巷道内全部安装照明设施并定期进行检修,保证了照明设施齐全、完好清洁,为职工创造了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。宣传环境必须新化。矿区沿途所有过道标、安全文化广场、地面工业广场的安全宣传内容全部进行了更换。做到安全宣传形式常更常新,始终紧跟集团和公司形势任务教育主旋律,为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氛围。
聚焦“三个注重”,全面提升治理标准。注重开辟“绿色解放区”。针对瓦斯、冲击地压、防治水等矿井灾害防治,该矿始终秉承“先治灾、后生产”的工作原则,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各系统重大风险和隐患超前研判,全面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,积极推广“五新”应用。尤其是sos微震监测系统现已实现全矿井覆盖。西三采区九层右二片实施的定向长钻孔抽采卸压瓦斯技术,取得了定向长钻孔施工破千米、下筛管破千米的“双破千”佳绩。有效解决了近年来困扰定向长钻孔筛管下不到位、影响抽采效果的难题,达到了“钻到位、管到底”的瓦斯治理要求,实现了“以钻代巷”治理瓦斯,创造了龙煤集团定向长钻孔,单孔施工最长纪录。注重建设“智能化矿山”。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已建设完成,正在试运行中;f5g wifi6无线网络已建设完成,根据采掘队组调整,及时安设通信分站,现已安装通信分站76台,经测试联网通信正常。地面ai全景摄像头已安装完成,实现了对矿井环境的全面监控。井下智能ai摄像仪共安设监控视频328台,这一系统的投入使用,将极大地提升矿井的安全监管能力,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。目前,井下所有水泵房、变电所等固定场所全部实现远程集中控制、无人值守。注重打造“钢铁运输线”。为了提升安全、精准、快速、高效运输能力,坚持以建立钢铁运输线连通矿区物流网络为导向,全面参照国铁线路标准,确保井上下各条线路的轨道间距、双尖道岔、枕木铺设、道渣铺沿、轨道构件等逐项达标。目前,井上下轨道线路达标7000米、更换枕木1200余块、翻修岔子30余组,调平、调直照明灯5000米,轨道线路达到精品路线要求。两个采煤工作面均已实现无极绳绞车连续运输。另外,对全矿580台运行矿车进行更换销链、维检注油、试验达标,对35台平巷人车进行翻新达标,保证矿铁运输物资材料配送零延误、零影响、零事故。
聚焦“三个完善”,全面提升管理标准。完善标准化工作制度。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,始终坚持“制度管考核、组织管规划、分工管落实”的原则。制定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实施办法》《安全生产标准化阶段验收考核管理办法》等指导性文件10余项,并严格执行矿、区(科)队一把手安全生产标准化“首责制”和追责问责制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对各区域达标项目进行规划,确保推进有目标,管理有标准,完成有时限,为有序推进质量达标提供了制度保障。完善标准化管理职责。成立了由矿长和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,完善各专业线主管领导责任,细化安监部门的监督考核责任,强化各生产业务部门的指导服务职责,划分了矿、区、段三级干部包保分担区,明确各层级岗位达标责任,将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区科、每一个段队、每一个班组、每一个岗位,做到责任明晰、分工明了、任务明确。形成质量达标“有规划、有部署、有落实、有监督”的管理体系。完善标准化考核办法。在开展联合验收工作中,始终坚持“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”的工作理念,并规定各级考核人员对矿井标准化验收结果负责。务求做到考核有依据,奖罚有标准,落实见成效。按季度分别对完成精品工程创建的采掘队组及有功单位实施奖励,激发了各单位达标热情,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。
- 上一篇: 新安矿:“软”引导“硬”约束 落靠安全责任
- 下一篇: 东保卫矿:聚焦“宣管查控” 安全管理再加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