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《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)》显示,2020年,全国煤炭产量39亿吨,同比增长1.4%;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0.6%,除电力、钢铁、建材及化工外,其他行业耗煤同比下降4.6%。总体来看,今年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,受国家强化节能减排、大气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,可再生能源对煤炭消费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增强。在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的同时,不排除局部区域、个别时段、部分煤种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。
谈形势
增量进一步向晋陕蒙新集中
据中煤协分析,在保障供应的同时,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。2020年,动力煤中长期合同(5500大卡下水煤)全年均价为543元/吨,同比下降12元/吨,充分发挥了保供稳价的“压舱石”作用。相比之下,市场现货价格波动较大。从去年5月上旬,最低降至470元/吨,到9月起价格出现回升,短期内又回落到600元/吨以下。
中煤协新闻发言人张宏稍早前透露,2021年,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量达到21亿吨,创下历史新高。“目前,中长期合同已占到全国煤炭市场的70%以上,‘基础价 浮动价“的定位机制,也越来越得到上下游企业认可,对维护市场稳定供应运行的作用凸显。也正因此,今年的签订工作相当顺利,去年底便已基本完成了。”
记者进一步了解到,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。从国内来看,增量进一步向晋陕蒙新集中,上述主产区新增优质产能持续释放。同时,湖南、江西、重庆等南方省市,落后煤炭产能还将进一步退出。从进口来看,煤炭进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,全年进口量将保持基本稳定。
基于上述判断,“2021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将稳步提升,中长期合同价格继续稳定在合理区间。受资源、环境的约束,以及极端天气不确定性的影响,不排除局部区域、个别时段、部分煤种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。”《报告》预测。
议热点
在转型的同时做好兜底保障
“30·60”双碳目标对能源转型提出新的要求,煤炭行业同样面临考验。
“‘碳达峰、碳中和’已是大势所趋,在此约束下,煤油气等化石能源均面临挑战。而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,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‘压舱石’的作用,还要做好国家能源兜底保障。”中煤协副会长刘峰表示,“十三五”以来,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完善,为转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储备支持。下一步,行业将做好顶层设计,把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方向;组织成立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相关机构,开展煤炭转型研究;发展低碳技术,构建“碳中和”相关的标准体系;借鉴国外经验,发掘低碳技术资源,建设煤企减碳目标数据库等。
张宏表示,当前,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56.8%,首要任务仍是肩负能源安全兜底保障。“在此基础上,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、利用煤炭矿区发展森林碳汇、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水平,还可超前布局二氧化碳循环转化利用的科研项目,比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新技术。”
作为我国第一大煤企,国家能源集团所有的煤、电、化工等板块均属于高碳行业。该集团副总经理杨鹏坦言,转型升级压力较大。“在‘双碳’目标叠加智能化背景下,集团正在抓紧制定2025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,推进产业低碳化、清洁化。‘十四五’期间,计划大量推进光伏等新能源业务,比如在采矿区实践光伏加生态综合利用,逐步增加新能源占比。”
谋发展
计划组建10家亿吨级煤企
围绕“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”“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”的战略,《报告》提出主要目标:到“十四五”末,全国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,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。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,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1000处以上。
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我们超额完成去产能目标。相应,全国煤矿数量由1.1万处减至4700处,平均单井规模由35万吨/年增至110万吨/年以上。”张宏表示,与此同时,采煤机械化程度、煤矿智能化水平、清洁生产与利用及产业集中度均稳步提升。
目前,前8家大型企业原煤产量18.55亿吨,占全国的47.6%,较2015年提高11.6个百分点。按照目标,“十四五”期间将通过兼并重组,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。“重组后,不同地区、不同特征的企业,如何实现产业、资源、资本甚至人才、文化等融合,真正理顺发展战略和规划,还需从自身实际出发,进行认真研究落实,避免出现大而不强。”张宏提醒。
值得关注的是,“不断提高矿区职工获得感、幸福感”的理念,进一步得到重视。据悉,在产量增加的同时,我国煤矿从业人员数量已由2015年的350万人降至2020年的200万人左右。《报告》提出,到“十四五”末,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,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煤矿职工人均年收入比“十三五”末提高20个百分点。